close

薇閣校門.JPG  

__今天的貴族小學前身,也宛然一所貴族育幼院__

 ─── 序   曲 ───

 

現在一提到「薇閣」這兩個字,很多人立時會聯想到汽車旅館、精品店,或是赫赫有名的貴族小學。前者是當今台灣富裕生活之下的時代產物;而後者,卻是許多政商及醫界名流,擠破頭也要將子女送進去的私立名校。

然而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薇閣」曾經是一個讓許多孤苦伶仃的孤兒與貧困人家的孩子,能夠過著一九五零年代,一般人家夢想不到優裕生活的育幼院的名稱。更是台灣首富,板橋林本源家族成員林熊徵先生的字。

 

林熊徵先生的家庭以及板橋的林家花園,在台灣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夫人盛關頤女士,是清末建立全中國郵電制度和鐵路交通的重臣盛宣懷排行第五的女兒。盛關頤女士本著林薇閣先生的遺願,親自負責薇閣育幼院的開辦及策劃工作在院務方面擔任董事長一職。

 

遠在一九四九那個戰亂的年代,大陸上三百多萬人倉皇撤退到台灣,譜出了那個動盪時代的哀鴻與悲歌。在大陸一輩子也不可能碰撞到的人事物,都因著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離亂人潮,在台灣引發歷史上另一次的風雲際會。

 

曾經的監察院邱姓副院長,早一年從大陸搭乘太平輪渡海來台時,隨船沉沒於被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過往的一切風華,就此隨著煙消雲散,更別說再讓後代子女享有什麼優渥的生活和待遇。當時有九百三十二人死亡,平民百姓、俊彥名流不知凡幾。

 

曾經是雲貴地方包銷泰緬金三角的大毒梟,流落台灣之後,習以為常的豪奢雖已不再,然而身處四面環海之地,還是免不了應景的遊艇數艘作為點綴和排場。但是有出無進的時日一久,也落魄到三餐不繼的窘境。

也有人在十里洋場的上海開過車行,店面少說也連綿七、八間以上,展出的車款隨時都有二十輛之數,儘管出手再闊綽,也都已成過往。

 

更有西北游擊隊司令級的蒙古領袖,先來台安頓好了家眷之後,又回到大陸去從事地下游擊工作。也有實際帶兵征戰南北的校級軍官,來台後勘透政治軍事舞台上的紛亂和無情,寧可退隱,在薇閣擔任工友,不計較職位和薪酬,憑勞力和雙手養家活口。

 

有人在軍中犯戒被槍斃了,有人因間諜工作被槍殺了。也有人不知因了什麼意氣之爭,駕了戰機就飛過了台灣海峽,留下的妻女就此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任何地方敢於接納。只有薇閣膽敢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將之攬到自己的羽翼之下,讓她們安心生活,安心讀書。

 

也有國防部的一位朱姓文書將官,穿著整齊的軍裝卻扛著一袋米在街上亦步亦趨。憲兵上前敬禮之後說,軍令嚴明,將官是不可以扛任何東西在路上行走的。這位將官反問,這是我兒女要吃飯的,我不扛回去誰扛?憲兵也體會到當時生活的艱苦和無奈,自動幫這位文書將官把米扛回家去。

自此事件之後,台灣每位將級軍官就都配備吉普車一輛。

薇閣院童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像這樣的如煙往事,竟都曾是他們的家庭故事。

 

是戰爭,讓這些無辜而顛沛流離的兒童數目,驟然之間變得如此之眾。儘管如此,薇閣育幼院之所以接納這些兒童,既無關他們的過往也無關他們父老的權勢。薇閣所衷心體諒的,都源自於對這些被戰亂波及的少小生命的疼惜,只要是沒有父母家境貧寒的兒童不論外省人本省人,都在被接納收留之列。

 

那時台灣貧苦人家的女孩,不少外貌和資質不錯的,在小學期間就輟學不再唸書,而被賣給酒家或是已退休的酒家女,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教,就可以正式登場賺錢。退休的酒女年老色衰之後的生活,也就此有了著落,頗有日本藝伎傳承的味道。各地的里長,只要了解哪一戶人家有這種情形,或是貧困無力撫養子女的,只要推舉給薇閣,這些小孩都會被安置下來。

 

之後較低屆的院童,有因颱風肆虐造成家長傷亡而入住的;也有不少是在所謂的「白色恐怖」期間,父母被監禁,子女無人照顧,輾轉而進入了薇閣的。其中有一對嚴姓姐弟,他們的父親甚至是很被當時一般文人推崇的人物。

如煙似幻的往事,只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大時代的悲歌所波及的,不限於任何階層、任何族群,也並不僅限於少數的哪些人而已。

 

這些幼童進入薇閣育幼院之後,不僅僅不再流離失所甚而能在此安身立命接受正規的教育生活於安樂的氛圍之中。在那個什麼都克難的年代,薇閣的院童無論吃的穿的學的用的各方面,可說全都可以媲美當時一般中上家庭的水準。師資是故董事長盛關頤女士最重視的要點,當年薇閣教師的薪資,竟高過一般小學二至三倍,而且很多教師都是師大畢業的。可以說,她是以教中學的師資陣容,來培育薇閣小學的院童。

 

這樣的育幼院所附設的小學,六十年前就稱它是貴族小學或菁英小學,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當然「貴族」這兩個字,只是特別用來強調對比今天的某種風氣而言,並非張揚什麼無謂的貴氣。書裡的紀實,不但盡顯薇閣育幼院的生活歷史,而今昔對照之下,也或多或少反應了台灣經濟和民生,從谷底起昇的紀錄。

 

本書是作者本身的真實經歷,不但記述了當年生活的趣味點滴,從而也兼及當年新北投地區的風采文物,像今天的溫泉博物館,在當時是薇閣院童冬天時必然報到的大澡堂。美國新聞處和美軍顧問團與薇閣的交往頗為密切,而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夫人來台時,也親自到薇閣造訪,作者本人就是當年獻花的小童。

 

在每一篇故事裡所述及當年薇閣的授課內容、學生在校園裡靜態或動態的課外活動,都或多或少可以讓讀者了解到當年薇閣教學的遠見。像「愛的教育」這一堂課,並不是教育部規定的課程,而學校藉著對這本書的講授,就此輕而易舉地啟發了學生對國際觀的朦朧概念和關懷;在「與『孤雛淚』裡淪為街童的孩子,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一篇裡,可以看到只要學生自己有興趣,隨時隨地有機會接收到那個時代最新穎最趣味的世界訊息。薇閣固然是一所育幼院,然而它絕對不是封閉的世界。

 

薇閣校園德智體並重的教育,更為每一個院童往後的生命和生活,培養增添了溫馨和韌性使他們在成年後單獨面對世界的時候都有可以撐持的信念和原則。不再被戰爭的陰影所傷,也堅持絕不以戰爭來解決人生的任何選項

 

這樣全方位付出努力來照顧素昧平生、既不沾親又不帶故的一群貧困小孩,林薇閣先生和他的夫人盛關頤女士的心懷,應該是我們社會一份美好的回憶和資產。而時光荏苒,這些善行不應就此被掩沒,是以就我個人記憶所及寫下。以期與更多人分享,並認識人性裡最美好的秉賦与特質,應是台灣往日史實裡一份可貴的人文風景。

 

作者   yn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n6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