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_20170916_183612_1.JPG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到英國旅遊了20天,將心中所想看的、想了解的各方面都做了個最起碼的巡禮,可勉強算是深度旅遊了,和一般旅行團蜻蜓點水式的玩法不可同日而語。我想去的地方其實早就在心底盤桓多日,也可以說都是日積月累之下點滴印象裡,比較神心嚮往之的一些城市或小鎮。一般旅行團並沒有列入,只好安排開車前往,去過之後,至今那裡的景物仍盤據心頭。每個人心所嚮往的可能未必完全相同,來和各位聊聊這短短二十天之間的所見所聞,就當作和我一道回味。當然,如果時間許可,還有不少地方值得探訪,就留待以後吧。

 

P_20170907_105145.JPG

 

***_____ 約克夏的文風采錄 _____***

<Yorkshire 約克郡-Haworth 郝渥滋>

 

這是在英格蘭北部的一個小地方,特意跑去探訪是因了百多年前,它是英國姓伯朗特的三名女作家的故居。而她們所寫的小說,我都非常喜歡,對她們的生平,自然也就充滿了好奇。

從倫敦北上,中午十二點半出發,抵達時分已是傍晚。在網路上訂了一家私人經營的小小旅舍「橋屋」,它原是民宅,因房屋情況良好,主人退休之後,乾脆把它改為旅社。那晚只有我們下榻,平時大約人也不多。他們似乎把經營當作消遣了吧?但是房間和環境都還不壞,尤其房屋配色很雅,窗外有個小花園,情調輕鬆自在。

稍做休息梳洗之後就出去找吃晚餐的地方,順便逛逛認識這個小鎮─Haworth。這個小鎮似乎只有一條山路貫徹到底,蜿蜒的上下坡都很陡,但是房舍很具濃濃的古典風味,據說都是以當地石材搭建的,屬深米色系統,古雅有致。餐廳還算不少,可見有不算少的觀光客時不時前來報到。為什麼?不就和我一樣,來向自己喜歡的小說作者致敬囉。

看了好幾家的菜牌,最後選上一家有燉羊腿的餐廳,推門進去,一個大吧台玲琅滿目懸掛好多酒瓶酒杯的出現在眼前,平時我很少進酒吧,所以貪心地舉起手機就拍了一張。在我們台灣,酒吧好像都很獨立或特殊,而在英國,很多餐廳都有個吧臺,他們很喜歡晚上和朋友一起喝兩杯,很日常的事。一般來說,我們比較緊張。

吧檯.jpg我妹妹發現菜單上有推介一款可以代表約克郡當地的經典菜式,全是當地的農產品,喜滋滋地推薦給我,那當然樂意嚐嚐鮮。等上菜之後,一個長盤裡放了好多東西,看起來很漂亮,趕緊拍照以為留念。可惜好看卻並不好吃,長盤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既冷又硬:冷的硬麵包、大塊卻像石頭一樣硬的起士,另外兩個對切的麵包裡嵌著冷冷的煮蛋,配上少許生菜,還沒有醬料,盤子中間放著一小碗酸得半死的小洋蔥,外加幾小包奶油。我每樣都摸了摸,除了小洋蔥稍稍好一點點之外,其他的一樣都不感興趣。

行車整整半天,中午在休息站只吃了個漢堡,在這涼颼颼的晚上,當然希望來點熱湯熱食,竟然面對這一盤冷冷硬硬的食糧,心中不禁感歎當年約克夏的人可真「好命」,竟然吃這樣的東西果腹。結果分了點我妹妹盤裡的羊腿,當地的羊腿燒的一點羶味都沒有,而且相當鮮嫩,當然也是當地放牧的。車行北上所經,到處看到牛羊的放牧,綠油油地草地上,散佈的牛羊自在地吃草,悠哉遊哉,比起一般被集中關在牛棚羊棚裡的牲畜,還真算得上好命。雖然最後都是被送進屠宰場,但一生的悠然自在,不也遠遠勝過另一種生活方式?

P_20170912_090218_1.JPG

 P_20170912_090215_1.JPG

   <好悠閑的放牧>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整理好行裝下樓吃附帶的英式早餐。小小的旅舍餐廳倒是不錯,雖然簡單可配色很有情調。待早餐送上,有果汁有茶,有烤麵包,還有每人一盤火腿、煎蛋和香腸<熱狗>和對切烤過的番茄,不但內容豐富,餐具的顏色也搭配得十分溫馨明亮,讓我吃得滿意開心。這標榜的是英式早餐,對平時只吃水果和麥片的我來說,實在太豐盛了點。

P_20170907_090338.JPG
之後我們就check-out了,把行李拿上車,老闆親自送行,我要他和我一起合照了兩張,直誇他的旅社很有氣氛,看他樂得合不攏嘴。

我們開車向昨晚走過的那段陡坡,逕往「咆哮山莊」和「簡愛」作者三姐妹的故居。房舍離她們父親所主持的教堂很近,保養得相當好,不知當年是否和今天一樣?在他們一家人都過世之後,這幢二層樓的小洋房曾經要出賣,但是由於她們讀者的喜愛与不捨,早早就成立了一個Society來紀念她們。而一位從事紡織業賺了錢的讀者出資把整棟房子買了下來,還放了好多錢來整修,讓小屋恢復原狀,然後開放給喜愛她們的人參觀。更將原先設於他處的Museum也整個搬遷過來。

原先這三姐妹一家人使用過的傢俱,有些已經賣出,之後卻又一樣一樣的搜尋回來,照著另一本書的記載,擺回各個房間,讓慕名而來的讀者得以見到當年作者們的生活實況。其中除了有當年她們親筆的手稿之外,還有她們的服裝、鞋帽,都極樸素,有人說那都是鄉下女孩穿的衣服。想當然,她們的父親是位鄉村教堂的牧師,雖然滿腹書香,奉錄是不會太高的。她們的絕大優勢應該不在於生活的奢華,而在於能夠比別人多讀了好多書,聽了好多故事和典故,而且即使把時間、精力都花在當時一般務農的人都看不上眼、無用又不事生產的寫作這件事上,也得到她們父親的認可与鼓勵。這才是她們一生中最好的禮物和際遇,也因此讓她們自由自在地構思並完成了傑出的作品。

P_20170907_102107.JPG   

<這裡是原先的住家,現在改為Museum,展出所有和作者當年生活相關的事物和手稿>

P_20170907_102724_1.JPG 

  <展覽廳裡還有填字遊戲,讓遊客嘗試完成一首詩。想要用什麼字,儘可在旁邊的凹盒裡挑選>

 P_20170907_101938_1_1.JPG

 <此為她們使用的書桌,上面還有手稿>

P_20170907_101450_1.JPG 

   <此為廚房,好簡單>

 P_20170907_101730_1.JPG

  <這是當年三姐妹所穿的鞋子。看來她們都身材嬌小的樣子>

如今在她們原先住宅旁邊,還加出了一間專賣門票和紀念品、卡片的房間,這些都是讀者們參加了專屬Society會員之後的貢獻。約克夏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竟然有三名作者出自於同一個家庭,不得不如同奇蹟般看待。而她們的作品,還真是膾炙人口,經久不衰。那份魔力,就非同凡響了。

P_20170907_103257_1_1.JPG

 <旁邊相連的一個房間,專賣各種紀念品和書籍>

P_20170907_103353_1.JPG 

   <還有卡片,書籤之類的東西。這些卡片是在表現作者故居春夏秋冬的景致>

在屋內一樣樣仔細參觀過之後,我們轉往屋後的草原走走,大致而言應該与她們還在世時的情況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百多年過去了,附近一定會多出一些房舍,人煙應該遠比她們生活的時代要稠密得多。我們極目遠眺,盡可能想像當年會是什麼樣的荒廢情況,才能引起Emily寫下「咆哮山莊」裡的那種孤寂得近乎絕望的氣氛?在長長的寒冬裡,風雨交加之下的風聲和雨聲,會如何引起她將之幻化為情人之間永不止息的呼喚?我們在那房舍後的草地上來回度步,期望心靈能和百年前的作者

相通聲息。

P_20170907_103751.JPG

<如果你把那些現代的電線竿去掉,感覺是不是就荒涼了不少?>

 P_20170907_103756.JPG

P_20170907_104343.JPG  

 前一晚在通往Haworth小鎮的蜿蜒山道上,則想像著「簡愛」作者夏綠蒂每天來回行走時,是否就把它寫成了「簡愛」這部小說的場景,成了簡愛這位主角生活的一部份?記得她書中描寫當簡愛去桑菲爾德山莊當家庭教師時,曾經走一段山路到鎮上去辦事或郵寄信件,那情景是否也受到這一帶山路的影響?她似乎寫得比眼前這些景物更遼遠也更空曠,讓讀者的心情都隨著簡愛的心情而變化。而我自己,由於和簡愛有著雷同的童年和青少年歲月,對她的書寫感觸尤深,可能這也是這本書讓我的情節讓我難忘的內在原因吧?

 P_20170906_182528_1_1_1.JPG  

<Haworth小鎮一以貫之的這條小路,都是這樣的陡坡>

P_20170906_181802_1_1.JPG

 P_20170906_175614_1_2.JPG

 P_20170906_180854_1.JPG

 P_20170906_181851_1.JPG

 <當地居民的生活應該和小說故事也緊密相關吧?連店名都用上了Wuthering>

 P_20170906_181414_1.JPG

 P_20170906_181549.JPG

 <餐廳顯然不少>

可能百多年來,時光已為那份空曠添加了不少生活中的必須,所以溫馨多了一些,而荒寒冷落就減輕了不少?在如今已是Museum的房屋裡,看著她們百多年前所用過的物品、所穿過的衣服,尤其是她們留下的手稿,心中深深為之感動。還有什麼是可以曠古留傳的?不就是那些永垂不朽的作品?

每個人百年之後身體都是會腐朽的,總有一天隨風化為烏有,但所寫的故事卻留傳了下來,和百年或千年之後的讀者互通心曲,就如同面對面在談心一樣,讓人緬懷不已。真不枉我千里迢迢地前來拜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nn6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